饮食常识Manual
王萌萌:云林画与emc易倍app云林鹅
emc易倍emc易倍自以文字为主业,阅读便是日课,难免因手头在写的文本而目的性过强,时久易生倦怠而减了趣味。 一日,为写长篇纪实而研读史料至心神俱疲,索性搁笔休憩。烧水泡茶,随手拿起一本《随园食单》。看到《羽族单》中“云林鹅”三字心下一动。元代著名画家倪瓒,号为“云林子”,难不成云林鹅与这位大画家有关?果然正文首句便是:“《倪云林集》中载制鹅法……”倪云林的画我看过,轶事也有所闻,他还写过菜谱,这倒令我惊讶,按他的画风与性情,本是远离庖厨的做派。 1301年生于江南富庶之地无锡的倪瓒,52岁那年,散尽家财田产,将积蓄、收藏分给亲友乡党,寄身一叶扁舟,过上了“鸥鸟时亲狎,松云共往还。厌闻尘世事,缅邈不相关”的日子,行踪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一带,此间达到个人绘画成就最鼎盛时期,完成了如《松林亭子图》《渔庄秋霁图》《汀树遥岑图》《江上秋色图》等诸多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代表作。 远山静水、缓坡平岫、孤岛寒汀、疏林修竹、茅屋小亭……平远的构图、清淡的墨色、观之满目幽寂、品之满怀岑静,直教人心如止水。有人问过倪瓒,为何从不画人,他答:“世上安得有人也!”厌恶肮脏虚伪、追名逐利的俗世,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彻底跳出尘网,他便在画中营造一个至纯至净、安宁空明的世界。倪瓒画论自谦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但元四家中,数他的笔墨最难学,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他的高妙不仅在于技法之精湛,更在于那种“不染纤尘”“笔笔逸气”的高标格调。 倪瓒画作中,最令我受触动的是他于去世前两年,72岁时所作的《容膝斋图》。此画名源自陶潜《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句诗令我想到,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钱锺书的书房名为“容安馆”。人生如寄、人生如露,浩瀚宇宙中,人这一世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一粒微小的尘埃,求索再多、终成虚空,不若守持好初心与傲骨,哪怕经历再多苦难与纷扰,只要有一方容膝之所便可心安。 此画乃典型云林式的“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远山萧瑟、近树枯瘦、中有寥寥几笔勾勒的空亭,笔法老辣、晕染淡漠,一眼望去,清冷空寂至极,使人心生荒凉无着之感。看那笔法,五棵树少有叶片,姿态各不相同,简淡至极地用笔,表现出每棵树不同的树皮与树枝之质感。近石与远山皆以淡墨皴染,远山上重墨点点,皆在最合适处,添一笔便多,减一笔便少,错落有致的点染呈现枯草寒林之相。水面不着色,却给人有雾霭氤氲、水波静流之感。而观者的焦点,最终还是会落在那用笔至简的空亭中,注目稍久,便觉此画绝非生活中所能存在的实景,而是倪云林为自己和观画者以毕生修养和近似抽象符号的笔墨营造出的超越时空之境。在这里无世俗侵扰、无生死羁绊,乃至无起心动念,无一切令人苦恼、孤独、愤懑、争斗、堕落、身不由己的根源,只有永恒的纯净与安宁。 后人谈及倪瓒总会说到他的洁癖。据说他书房里有两名仆人“轮转拂尘,须臾不停”。一日饮茶,想到山中七宝泉水适宜泡茶,他叫童子去挑水。水挑回来,他问童子,哪个桶放在身前,哪个桶放在身后?他要把前桶之水用来煎茶,后桶之水用来洗脚。按他说法是:“前者无浊气,故用煎茶。后者或为泄气所秽,故以为濯足之用耳。” 这般超凡脱俗、洁癖严重之人,居然编著了一本名为《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的菜谱,收录了五十余种菜点和饮料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大才子袁枚自认在吃上极有见识和品位,云林鹅能得他盛赞,可见有其独到之处。 《随园食单》里收录的云林鹅做法是:整鹅一只,洗净后,用盐三钱擦其腹内,塞葱一帚填实其中,外将蜜拌酒通身满涂之。锅中一大碗酒、一大碗水蒸之,用竹箸架之,不使鹅身近水。灶内用山茅二束,缓缓烧尽为度。俟锅盖冷后,揭开锅盖,将鹅翻身,仍将锅盖封好蒸之,再用茅柴一束,烧尽为度。柴俟其自尽,不可挑拨。锅盖用绵纸糊封,逼燥裂缝,以水润之。起锅时,不但鹅烂如泥,汤亦鲜美。以此法制鸭,味美亦同。 此菜最讲究、也是今人最难效仿的是火候。每茅柴一束重一斤八两,待它自行烧尽,这般小火慢蒸,典型的功夫菜。对照我们现下的饮食,点外卖成了日常、预制菜很难避开,为一道菜如此耗费心思兴致人时物力,着实是一种奢侈。 据说在无锡,云林鹅至今仍是名菜,我尚未有缘品尝,倒借由此菜之渊源重温了常识:再卓尔不群、成就显赫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离不开俗世烟火气的滋养。忽略了日常谈伟大、脱离了人性谈超拔,定然是本末倒置、空中楼阁。而我们平常人过日子,恰如做一道功夫菜,须得沉下心来、耐住性子emc易倍app,不随波逐流、保持好节奏,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熬过水与火的历练,才能烹调好专属于自己的人生况味。(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