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常识Manual
emc易倍体育河南11部门发文!实施河南省中小学食育工程
孩子吃饭的事是大事。10月19日,河南省下发了关于实施河南省中小学食育工程的指导意见(2023-2030年)(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根据指导意见,我省将积极探索食育与运动锻炼、睡眠管理、心理健康、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路径,到2025年,培育18个“区域食育发展共同体”,建设100个学校食育推广工作室,遴选1000所食育试点校(园),培养10000名食育方向的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到2030年,全省形成一系列各具地方特色的学校食育课程体系,实现所有县(市、区)幼儿园食育工作全覆盖,并逐步扩展至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寄宿制中小学,以及其他具备条件、自愿实施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托育机构。 同时,我省将认定一批食育食材供应基地,建成儿童青少年“饮食-体质”健康数据化管理平台。构建全方位的食育工程推进体系,逐步形成中小学(幼儿园)食育、家庭食育、社会食育等多样化实施样态,实现食育健康数据共建共享共用,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贡献河南智慧和力量。 此外,我省还将建立营养配餐制度。鼓励就餐人数超过300人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食育指导师(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进行合理膳食和科学配餐指导。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实施“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学生健康管理行动,鼓励支持中小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结合传统健身方式(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促进生长发育。2~5岁儿童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 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 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应结合儿童青少年认知特点,用游戏形式吸引其参加跳绳、跳皮筋、各种球类运动等集体运动,培养其具备至少 1 项运动技能。 我省还将在高等师范类专业增设食育相关课程,增加健康营养相关专业在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开设范围,设立相关产业学院,支持高等院校开展食育师资的定向培养,为“食育工程”提供持续的专业人才支撑。 《关于实施河南省中小学食育工程的指导意见(2023-2030年)》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与社保局、广电局、卫健委、体育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妇联、残联,省教育厅直属实验学校: 现将《关于实施河南省中小学食育工程的指导意见(2023-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工作部署,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美好期盼,推动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就实施河南省中小学(含幼儿园)食育工程(2023-2030年)提出如下意见。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牢树“健康第一”理念,积极探索食育与运动锻炼、睡眠管理、心理健康、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路径,注重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改善营养状况,发挥生长潜力,促进健康快乐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1.普及理念,提升素养。坚持健康教育、理念先行,开展食育理念普及活动,引导树立“食材是根,食育是本,食养是魂”的理念,培养“把好入口,吃出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师生、家长健康饮食素养。 2.以人为本,课程引领。坚持把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凸显食育课程的生活化特征,打造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新样态,构建具有培德、启智、健体、润美、促劳的食育课程体系。 3.试点先行,示范推广。坚持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从试点幼儿园抓起,逐步带动市、县(区)其他幼儿园和其他学段推广实施,逐步呈现丰富多样的河南食育样态。 4.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坚持食育工作一盘棋理念,加强部门合作联动,建立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家-校(园)-社协同机制,以“食”为纽带,以“育”为目标,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食育工作,共享健康成果的发展格局。 实施“十百千万”项目,到2025年,培育18个“区域食育发展共同体”,建设100个学校食育推广工作室,遴选1000所食育试点校(园),培养10000名食育方向的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到2030年,全省形成一系列各具地方特色的学校食育课程体系,实现所有县(市、区)幼儿园食育工作全覆盖,并逐步扩展至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寄宿制中小学,以及其他具备条件、自愿实施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托育机构。认定一批食育食材供应基地,建成儿童青少年“饮食-体质”健康数据化管理平台。构建全方位的食育工程推进体系,逐步形成中小学(幼儿园)食育、家庭食育、社会食育等多样化实施样态,实现食育健康数据共建共享共用,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贡献河南智慧和力量。 1.树立健康饮食理念。普及食品安全、营养科学、合理膳食等知识,引导师生增强对“食”的意识,加深对“食”及相关活动的认知,树立“健康从饮食开始”“病从口入,防大于治”的理念,纠正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学生不挑食、不偏食认知,读懂食品安全标签标识,自觉垃圾食品和不良饮食行为,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全面提升健康饮食素养。 2.传承健康饮食文化。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习俗、食俗,渗透与“食”相关的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引导理解食物功效与健康维护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践行者。 3.开展健康饮食活动。开展“食育餐桌,健康行动”、“餐桌美味溯源”等专题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设立食育工坊,开辟校园作物种植区和校外农场,感受食物从田间到厨房、餐桌的全过程,在劳动与实践中引导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预防和矫治发育障碍,尽快步入“知”食“慧”吃的健康生活新模式。 4.培养节约粮食习惯。持续开展校园餐桌“光盘行动”,营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食物可耻的良好氛围,引导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5.建立营养配餐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合理膳食计划,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综合季节、气候、节气、节日等要素,因地制宜制定满足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以及老师营养需求的带量食谱,定期公示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带量食谱定期更换。鼓励就餐人数超过300人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食育指导师(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进行合理膳食和科学配餐指导。 6.确保食材安全优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根据食育工作需求,制定完善食材认证标准,认证一批食育食材供应基地,落实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认证体系,确保食材生产过程、运输装配过程安全环保,食材信息来源可追溯。加强市场流通中的食材质量监测,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的食材供应商追溯问责。 7.严格烹饪过程管理。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立制度、明确流程、规范操作、科学烹饪、全面评估,严格过程管理,采用合理烹调方法,减少营养流失,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油、盐和糖的用量,加强对向中小学提供午餐的第三方餐饮机构的监督管理,为师生提供营养、安全的饮食,确保餐桌健康。 8.加强课程构建与实施。研制《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食育课程指南(课程实施指引)》,立足本土资源挖掘食育课程内涵,将本土食材、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健康饮食习俗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将食育课程目标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及幼儿园保育教育全过程,关注食育课程与校(园)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凝练出具有河南特色的食育多元课程体系,建立完善以生活教育为主,主题活动助推,工坊操作、作物种植、亲子互动等相得益彰的食育实施路径。中小学(幼儿园)是营养教育的关键场所,应按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设置营养课程,传授食物营养、合理膳食、食品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传统食养技能等。 9.重视食育劳作与研学。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田间劳作、制作饮品、烹饪食物,掌握制作简单饮食和基本田间劳动的本领,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开展食育研学活动,结合节气、季节开展农事活动和饲养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亲近土地、感知农emc易倍app业、珍惜食物、敬畏自然的真情实感。 10.发掘食养对良好睡眠和心理健康的独特价值。“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功能不良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身材矮小等发育迟缓状况。晚餐应清淡少食,避免食用油腻难消化食物或过晚进食,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质量。以合理膳食为基础,注重五味调养、五脏调和,结合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心理和情绪干预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11.发挥运动与食养相互促进作用。倡导规律运动和食养相结合。对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合理的营养膳食又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鼓励支持中小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结合传统健身方式(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促进生长发育。2~5岁儿童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 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 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应结合儿童青少年认知特点,用游戏形式吸引其参加跳绳、跳皮筋、各种球类运动等集体运动,培养其具备至少 1 项运动技能。 12.提高健康管理数字化水平。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饮食与体质及生长发育情况,及时了解其发育指标的动态变化。开发中小学(幼儿园)“食育-生长发育”健康管理数据平台,建立在校学生及在园幼儿健康报告制度、健康预警机制,做好过程性、增值性健康教育评价,提高健康管理数字化治理水平。根据监测数据动态分析,科学评估个体膳食营养、体重、骨骼、口腔、视力、脊柱、心理等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指导学校、家长和儿童青少年制定并实施适宜的膳食计划,避免强制进食,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 13.加强技能培训。依托食育推广工作室设立“食育工程”首席指导师,首席指导师及其专家团队负责制定培训计划,为“食育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规范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食育方向)管理,考试合格取得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食育方向)证书后方可开展食育指导和教学。培养1万名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食育方向),惠及100万名师生。 14.重视师资培养。在高等师范类专业增设食育相关课程,增加健康营养相关专业在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开设范围,设立相关产业学院,支持高等院校开展食育师资的定向培养,为“食育工程”提供持续的专业人才支撑。充分运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成果emc易倍体育,针对相关专业师资大力开展健康咨询、餐饮服务类相关培训。培养具有先进食育理念的管理者、懂得营养配餐的保健医、擅长科学烹饪的炊事员。 15.强化教科研支撑。建立健全“食育工程”配套教科研制度,鼓励支持研究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加大对实施“食育工程”的专题研究,定期组织各级各类“食育工程”专项研讨活动,确保“食育工程”推广全过程科学规范。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河南省食育工程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由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任召集人,成员由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人社厅、省妇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定期会商研究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确定推进举措。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分工做好相应工作,加强统筹合作,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有效措施,加快推进落实。 (二)明确部门职责。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成立专家指导团队,在行政推动、课程建设、课题立项、教研指导、活动评比、质量评价等方面支持工程实施。财政部门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加大对食育工程有关项目的立项支持,教育、卫健、体育部门加强emc易倍app儿童健康管理,开展青少年体质监测等工作,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农情支持学生食育实践活动,做好食育食材基地培育和认定,人社部门负责组织专(兼)职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营养配餐员证书考试认定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食材指标测评和质量监管,广电部门要加大食育理念、经验做法等工作宣传,残联组织开展科学膳食,助力残疾人康复工作,妇联部门要积极推进家庭食育工作。各部门按照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位。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地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食育宣传推广,鼓励学校通过家访、家长学校课程设置、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开展协同共育。鼓励社区提供食育支持性环境。通过讲座、入户示范、壁报、微信群等形式,宣传合理膳食和传统食养知识。鼓励农户、种植企业种植有机食材。鼓励食品供应及生产企业研制营养健康食品。各类媒体加强对食育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先进事例、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的采集与报道,促进全社会了解食育、推广食育,营造积极推动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